力品药业:明星资本红杉助推 改良型新药赛道获青睐

  红杉的眼光

  曾经有记者问沈南鹏,有多成功他才会满意?沈南鹏答道:“这早就不是我要关心的事情,十年后、二十年后,有多少优秀公司能够因为与红杉中国同行而感到骄傲,这才是我关心的。”毫无疑问,这些企业中将有很大比例是医疗健康类公司。自成立以来,红杉中国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先后投出了百余家公司,投资范围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数字医疗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并先后收获多起IPO,仅去年一年,红杉就已经在医疗领域完成了49起融资。

  在红杉中国基金创立的2005年,国内生物技术产业资本市场融资额不足5亿元,彼时在中国医疗健康市场上,投资带有创新属性的药品、器械乃至诊断类产品,一度被视为冒险之举。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资本生态,对创新的支持都并不明显。红杉中国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在行业内最早开始了医疗健康产业的专业投资。其对药明系(包括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合全药业)、泰格医药等龙头型CRO公司,以及对缔脉生物、兆维科技等逐渐成长起来的一批CRO公司的布局,也印证了红杉的敢为人先。

  财政部加持

  在2019年11月2日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中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分报告显示,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已经成立,募资规模达500亿元。此基金首笔对外投资,就是入股生物医药企业“药捷安康”。药捷安康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血管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布局于高度差异化的肿瘤与非肿瘤领域。根据Frost&Sullivan的资料,与多数其他国内Biotech不同,药捷安康是中国致力于创新小分子的开发者中最早建立全球研发与临床开发平台的公司之一。

  这也并非国投创新投资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孤例,目前赴港上市的科伦博泰,也在2021年的A轮融资中收到先进制造2.25亿注资,而后再度获得1亿投资资金。科伦博泰是国内大输液龙头科伦药业孵化的创新药企业,专注于创新生物技术药物及小分子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上市及国际合作,管线主要聚焦于ADC药物。

  那么近年来明星投资机构纷纷聚焦的改良型新药赛道,有怎样的魅力?从行业层面分析,2016年3月,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正式实施,首度确定的改良型新药概念,给我国的新药研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改良型新药的价值在于优化已上市产品,使其具有与被改良药品相比的明显临床优势,更安全、更有效、顺应性更好是其显著特点。在新药研发失败率提升、新靶点开发难度增大的背景下,改良型新药面临巨大机会窗口。

  国内改良型新药代表企业力品药业(厦门)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平台、研发管线及核心团队受到众多投资机构认可。根据公开查询信息显示,红杉资本、招银国际、隶属国家财政部的先进制造均有持股,企业还获得中金传化、片仔癀、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

  从公司层面分析,以创新制剂技术开发应用为核心业务的力品药业在改良型新药领域布局和发力已有超过十年的时间。公司创建了创新口腔黏膜给药系统技术、气体微球技术、缓控释制剂技术和难溶性药物增溶技术4大核心技术平台,6个产品入选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公司秉承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了多个改良型新药产品的中美国际多中心管线研发,是福建省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制剂企业。

  未来,相信在众多大投资机构的领投之下,改良型新药和力品药业的价值会被更多人看见。力品药业也将持续秉承“力炼精华,品质卓越”的精神,继续深耕于改良型新药行业,造福患者,为中国生物医药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内容为企业供稿,与深港在线无关。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以上图文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本网,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并协助联系投稿企业处理后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