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景点”升级改造!玉林又多一网红打卡地~

一座古楼

往往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

博白县大平坡水楼历经百年沧桑

如今已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

最近,一个大平坡水楼要改造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真实情况如何?

快随小微去了解一下吧~

↓↓↓

▲大平坡水楼航拍动图。

投资150万元

整治水楼周边环境

8月19日,小微走进博白县博白镇大良村,来到大平坡水楼,为这座楼的建设而感到惊奇。外观上采取英国别墅阁楼式样,但又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法,凿池引水,整幢楼阁完全设置在一个大型水池之中,四周以水相隔,楼水相依。水楼分为4层。底层为水楼,四周有护河,二三层各设5室,四层设3室。每层四周都有走廊相通,廊外南北各设11个拱门,东西各设5个拱门,二楼南北向各设吊桥1座。

▲效果图。

在现场,不少工人已在大平坡水楼周边紧张施工。

“博白县大平坡水楼旅游项目工程预计年底实现竣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大平坡水楼为中心,周边建设凉亭、卫生间、停车场、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此外,还包括河道清淤、绿化工程等。

小微了解到,博白县大平坡水楼旅游项目工程并不会对水楼本身有所改动。“改造的只是周围的环境。”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小微,由于水楼属于自治区级保护,任何改造需经上级部门审批。

“我们希望将这作为保护这水楼的一个开始,一步一步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等时机成熟了,我们希望能有更高资质的专家团队,帮助我们修复水楼,保护好我们的记忆。”

相关链接

古楼的历史悠久

据传,水楼始建于1912年,为博白县大良村清末举人、归国华侨李慎西及其两位兄长所建。

201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博白大观》记载,主持水楼建设的李慎西,年轻时中过功名,为附贡生。21岁时,李慎西兄弟三人出南洋经商,曾经到印尼邦加岛经商和经营胡椒、橡胶致富。

在印尼侨居六年之后,李慎西于1909年回国探亲。当时,村里鼠疫成灾,人畜不宁。他想起归途之中,看到许多环海仙居,于是在故宅门口右边挖水池,建洋楼,既美观大方,又可避免鼠害耗损粮。

大平坡水楼的设计图纸是由李慎西在香港参考英国别墅样式而请人绘图设计。后来,在水楼这里办起了学堂,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年轻时曾被邀请到这里教书,后来,王力先生还得到李慎西的资助到上海求学。

在百年岁月里,水楼曾为学校、农业合作社、生产大队部和大良村委会的办公楼,1985年,博白县文物管理所修葺后,大平坡水楼被博白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大平坡水楼名列其中。

愿记忆被保护

愿文化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