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故事:28套公房收回来了
“巡察组的到来,让多年的遗留问题得以解决,我们都很高兴。最重要的是,问题的解决净化了政治生态,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前不久,洛阳市委第一巡察组工作人员来到龙门石窟研究院回访,该院群众对“公房不公”问题的解决表达出这样的心声。
“公房不公”,究竟是怎么回事?
去年10月,洛阳市委第一巡察组进驻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展常规巡察,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有人反映:“单位购买的28套房子,被一些人员长期占用,真正需要的人却住不进去,我们觉得不公平。”
巡察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人员对此进行深入了解。“经过我们的调查,问题反映属实。”洛阳市委第一巡察组副组长陈帅武说。
2000年,龙门石窟研究院“筑巢引凤”,在蒲景苑小区购买了房产,供新入职大学生租住。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吸引人才,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这一做法在当时颇受好评。
“但是,由于疏于管理,便出了问题。”巡察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龙门石窟研究院历经变革,长期未对这些住房进行监督管理,导致部分住房被转租外借、被其他单位人员占用、不交房租等问题出现。针对这些问题,该院有关人员也曾多次反映,但一直未能得到院里的重视和解决,群众意见较大。
了解情况后,巡察组连夜召开了组务会,认为该问题反映出龙门石窟研究院党组斗争精神不强,不愿触及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树得不牢,必须尽快纠正解决。之后,巡察组给龙门石窟研究院党组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龙门石窟研究院党组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迅速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整改措施,积极推动房屋清退工作,截至目前公房已全部清退。该院还计划制定公房使用管理规定,成立管理委员会加强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分配使用公房,让符合条件、真正需要的人员住进去。
“巡察一个问题,聚拢一片民心。在巡察工作中,越能让群众感受到巡察工作的震慑力,群众支持巡察工作的积极性就越高,巡察的质效就越好。”洛阳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张俊武说。(洛报融媒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徐云峰 卫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