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进行时】“医”心“医”意系援疆 为福海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阿勒泰新闻网讯(福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静茹) 医疗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直接服务于各族干部群众的民生工程。黑龙江省第四批对口援疆大庆医疗队一年来扎实推进医疗援疆,选派骨干人才带领队伍,提升当地医疗力量,变“输血”为“造血”,发挥“传帮带”作用,为福海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在福海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第四批对口援疆大庆医疗队10名援疆医生涉及急诊科、中医科、妇产科、内科、眼科、口耳鼻科、手术麻醉室等科室,他们结合自身特长,发挥自身优势,“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毫无保留地培养医疗骨干力量,根据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开展一对一的诊疗技术操作、小课堂等培训,着力增强各科室人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帮助患者减轻病痛,以低调、务实、精细、高效的援疆作风,完成援疆医疗任务,高质量推进“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

  援疆医生王安华说:“我从事妇产科工作已经有28年了,在今后的两年中一定会尽我所能,把自己所知、所学的东西跟大家一起分享,共同为福海县的产妇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只有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才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在福海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室,从事麻醉工作20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刘伟援疆以来通过新技术示范,现场指导,现场讲解等,尽心尽力为科室里的其他麻醉师“传经送宝”,加强医护人员间的信息资源互享,促使医护人员能更直观地掌握技术要领。

  刘伟说:“这一年多,我共开展了四项新技术,完成了福海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史上七项空白。接下来,我还要努力开拓创新,更好地传业授道解惑。同时要带领我的团队开展更多地工作,为福海县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有了援疆老师手把手的传授,福海县人民医院麻醉师俄勒斯古丽•沙尔肯在麻醉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告诉记者,每一次跟着刘老师上手术都是一次提升自我的学习,可以一边学一边充实自己的知识,学习新的技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黑龙江省第四批对口援疆大庆医疗队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队伍,一年来,开展新技术12项,100多例,填补院内空白12项,门诊接诊5040人次,参与住院治疗2417人次,参与各类急诊救治950多例,危重病例抢救109人次,参与各类手术548例,参与各学科会诊246例,组织各类培训97场次,培训医务人员1269人次,组织义诊8次,受益群众1000多人次。他们用白衣天使的仁心、仁术,让福海县人民医院在诊疗能力、管理水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有明显提升,为福海县各族群众构筑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