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萌
扬州发布记者 楚楚 田文荟 刘冠霖
下月16-17日,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俗称“小高考”)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六门科目开考。
这是在采用新考试方案背景下,仍使用旧教材的一次重要考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复习效益的最大化?今天,记者特别邀请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宝应中学名师针对六门学科进行全方位指导。
政治
回归书本,谙熟方法
■扬大附中高二政治备课组长 朱振华
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知识点通常都来源于书本。要学会翻书,通读教材,在没有考试说明的情况下,尽可能不遗漏知识点,同时重点关注新授课时留有标识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要依托教材目录,构建简明的知识导图,形成清晰的主干知识网,从而把书读薄,提高效率。同样,每天可以借助知识导图来回顾知识点,做适当的重要知识的填空练习,来加深印象、查漏补缺。
冲刺复习阶段,学生每天可以做一份综合练习。综合练习的选择,可以是往年合格考试的真题,也可以是今年省内各地的模拟试题,保证训练试题的质量、效度与方向,但要限时完成,以此强化基本答题方法的熟练运用。
今年的考前复习要特别关注好“疫情防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嫦娥五号”“民法典”等热点话题,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做好专题复习,为合格考试的专题检测进行预演。
历史
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
■扬大附中高二历史备课组长 曹伟
合格性考试不同于选拔性考试,整体难度不大,绝大部分考生通过认真复习可以顺利过关。复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是关键,要扎根于每一个测试内容。考点内容的落实要全面、细致,尽量避免出现知识盲点,避免知识碎片化,编织知识网络,以便于识记和理解。
要关注具体历史知识如何在试题情境中应用。从过往试题看,直接考查识记能力的试题占比较少,大多通过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进行考查。要学会在材料情境中理解历史知识,要提升阅读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材料的能力,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与具体知识内容有效联系起来。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也要放置到一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
通过大量试题练习,既可以提高解题技巧,又可以熟练知识内容。考前两周内,每天需要保持一份综合练习;选择题训练是重点,计76分,要尽可能拿到高分;认真研读试题,一道选择题要清楚A、B、C、D四个选项与测试内容的关联,注意回归教材;非选择题要强化答题规范,语言要精炼,多使用学科语言。
地理
在新情境中熟练应用地理知识
■扬大附中高二地理备课组长 吴静
首先,按照新课标要求,全面复习,把握知识框架,熟练掌握和应用基本知识,突破难点,通过回归课本快速回顾教材中的图文信息。对大气受热过程、描述地貌特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易错点,要充分理解其原理,在解题中不断纠错,突破认知瓶颈。
其次,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进行针对性训练,提升答题技能,培养良好心态。在考前两周内,争取每1-2天做一份综合练习,保持对知识的热度,查漏补缺。同时,养成做题的良好习惯,细审题,慢做题,只有全面审题,才能切中题意,有针对性地作答。选择题占80分,答题难度相对小,要争取拿够基本分,综合题多是填空的形式,每空1分,作答语句不长,但要求精准,相对难度大,要争取少失分。另外,做题要保持稳定的心态,有始有终,不要追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40道选择题是对耐心的考验,要审读完所有选项,斟酌清楚再作答。如遇到疑难问题,可在做完全卷后,再回头仔细考虑。
关注时事热点,关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最近的大市模拟题中会呈现不少热点图文,在训练中要学会解读分析新情境中的地理问题,才能处变不惊。
化学
梳理和建构知识体系 提高复习实效性
■宝应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化学教师 杨宝林
通过对2020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分析,我们知道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共计78分,而选择题侧重于必修1、必修2的基础知识,因此,最后一段时间的复习因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和建构知识体系,对于一些能力要求高的较难题要大胆舍弃,提高复习应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考前这一段时间,课堂上老师要把知识讲授和练习结合起来,边讲边练,以练促教,以练暴露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真正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只要求达60分过关即可,如何在75分钟的考试时间内考好并顺利过关,考试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过关成问题的“学困生”大多不会考试,不懂得考试技巧。临近考试,老师要和这些学生个别交流,最好就模拟试卷面对面的进行考试技巧的传授和指导,让学困生学会在考试中取舍,学会考试。
生物
有序复习 基础知识全覆盖
■宝应中学高级教师 王安平
从启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工作开始,我们就着手认真学习《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指导意见》,紧扣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思想和原则,组织高二生物备课组共同研读省考试院下发的合格性考试样卷,把握复习方向和难度。
在此基础上,编制教材知识点提纲,帮助学生细致梳理考试内容,弄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视基础题的训练。讲透中等难度题。重视实验内容的复习。
根据生物考试内容为“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后一个模块内容既是难点,恰好又是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的,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内容上,加强记忆基础知识,突破学习的难点;在方法上,课堂上老师讲一点,学生读一点,课后再做一点。有序推进复习,做到教材基础知识全覆盖。
物理
多练基础及中等题,语言规范到位
■宝应中学高级教师 李家利
1 回归课本,注重基础和知识点全覆盖。认真梳理教材上基本知识点,弄清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多训练基础题和中等题,确保基础考点不丢分。
2、计算题要注重学科主干复习训练。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到情景题与物理规律相对应,思路清晰,规范解答,计算准确。
3、物理实验要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从历年来试题来看,力学中几个重要物理实验,如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等基本每年反复考查,都是考查对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不过难追求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对于实验中的数据处理,要计算准确(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对于语言表述性问题要规范到位,不可随意。
责任编辑:煜婕